
清茶不下花間酒,吉園之上鳥飛花.
對於騷人墨客來說,美酒可以助興也能排愁解憂;然而,若是不知斟酌適度,美酒也能變成害人的穿腸毒藥.
對於農人與作物來說,農藥就像是一種美酒,可以讓農作物豐產美觀,可以幫助農人解決蟲害並且減少除草的麻煩;而當蜜蜂、蝴蝶、蚯蚓和其他無數的小生物逐漸在田間消失的時候,因為少了蟲蟲大軍幫助植物的花朵受粉、為植物的根群鬆土並且提供養分,農人的工作量卻也開始倍數的增加.
農政單位對於生物科技與有機農業的推廣,是現代農業追求純淨無毒的一股清流,就像是要以茶代酒,可以讓人活得更健康;曾及何時,過度氾濫的[有機]又恐怕逐漸成為華麗包裝的美酒代名詞!
根據台灣版MOA自然農法執行基準的「土壤改良及養分供給資材」所列的標準有機肥料,也是須要經由人為對土地的施作,肥料的種類與數量操之在人而不在天;然而,若是以MOA自然農法創始者岡田茂吉以及極力昌導自然農法的『真正的蔬菜不綠』一書的作者河名秀郎等人所倡言的「破除肥料迷信運動」以及追求土地力量本質的「無肥料栽培」之理念,是要完全杜絕人為對土地的添加而讓植物自行發揮向天地大自然吸取養份的生命力.
其實,自然栽培本來就是可以不用農藥也可以不用肥料的,我相信「無肥料栽培」之理念,重點是在管理~~除草、整株修枝、鬆土、水分與採光的維護以及共生栽培、設施栽培等等;本園向來抱持虛心學習的態度在失敗中不斷的調整改進栽種方式,過去曾因為過多的有機而帶來的蟲害,也曾因為粗放的自然農法而糢糊了田間的主客植物都大大的減低作物栽培的收成效益;最後在追求現代的有機農法與傳統的自然農法以及無肥料栽培法之間找出一個折衷的平衡點~~一次肥自然農法.
真正的自然農法應該是要以原生植物為栽培對象,因為氣候與土壤環境的地域條件所造就出來的原始原生植物是不需依靠藥物也無需人為施肥就能自然生長的.一次肥自然栽培的目的是在避免肥料過度濫用的問題,其做用是要在氣候條件容許範圍內,針對個別標的作物施以一次土壤養分的基礎培養與改良,也就是因應不同作物施以不同種類與性質的有機基肥(如木炭、燻炭、植物性粕類、米糠、魚粕、骨粉、草木灰、苦土石灰及經安全性確認之客土土壤、作物殘渣及以其材料製成之堆肥等),幫助栽培初期幼苗的發育、迅速發展根群及支葉建立基礎,爾後就不再追加肥料,讓作物自行
發揮本能持續吸取大自然的養分與精華.我們只要從旁協助做除草、整株、修枝、挑葉、疏果、鬆土、排水與採光等等的管理維護工作.
「無肥料栽培」強調的是純粹自然無毒的健康理念,重質不重美與量,無法滿足經濟作物栽培目的,致使百分之九十以上還在依靠藥物與肥料的農民望之卻步;而傳統的經濟作物雖然也
逐漸朝向有機栽培發展卻仍有肥料過度使用的後遺症,一次肥自然農法非常適合多年生的農作物栽培,就像蘆薈,初期成長迅速根基穩固,因為
從此不再繼續施肥,到兩年成熟期之後已無肥料殘留的問題.因此,一次肥自然農法也可視為經濟作物無肥料栽培過渡期前的定心丸.一次肥自然農法其實也就是邁向「無肥料栽培」的第一步.
河名秀郎先生在他的書中比較使用植物性有機肥、動物性有機肥及無肥料栽培的作物做實驗,結果發現使用植物性有機肥優於動物性有機肥,而使用無肥料栽培又優於植物性有機栽培.若拿不同生長期與環境下的蘆薈葉片來做比較亦可以發現,野生的蘆薈葉片會乾不會爛,種植一年以下的蘆薈葉片容易爛,種植兩年以上的蘆薈葉片不易爛,有些甚至只會乾掉不會爛.因此站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同時兼俱經濟效益與健康理念,一次肥自然栽培的觀念是非常值得推廣的.薈
資料參考來源『真正的蔬菜不綠』(作者河名秀郎)以及『MOA自然農法執行基準(台灣版)第三版』
放任
就是自然
放任蜂鳥蝶飛蟲鳴律動
維護
旨在築巢
築一個清淨吉祥的
自然樂園
---清吉園
蘆薈栽培一次肥自然農法簡報
翻土整地後閒置半月

施撒基肥(有機堆肥)與苦土石灰

翻土攪混均勻

做畦、覆蓋與植苗(略)
共生雜草可調解過多的基肥但須適時修割

初期約三個月苗株成活復甦轉綠開始人工除草

第一季人工除草(種植後第三個月)

第二季人工除草(種植後第六個月)

雜草可以改善土質維護地力

雜草吸收調解的養分最終還是還給了土地

第三季(種植後第九個月)

即時移除第三季開始長出的側苗避免影響母株(原株)生長

除側苗

第四季起經常保持植株周圍光亮減少蝸牛侵蝕


從此不再需要施肥!?其實植物自己會想辦法,只要它夠健康,它就有辦法用花朵、
用它的枝葉和根群來招換和吸收它所需要的養分.

地下園丁